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中国语言文字论文_《比丘尼传》词汇研究

来源:法音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年10月23日 02:06:52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关于《比丘尼传》 1.1 相关研究现状 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.3 释宝唱生平 1.4 研究方法 2 《比丘尼传》单音词研究 2.1 单音词的判定标准 2.2 《比丘尼传》单音词研究

文章目录

摘要

Abstract

1 关于《比丘尼传》

1.1 相关研究现状
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

1.3 释宝唱生平

1.4 研究方法

2 《比丘尼传》单音词研究

2.1 单音词的判定标准

2.2 《比丘尼传》单音词研究

2.3 小结

3 《比丘尼传》复音词研究

3.1 复音词的判定标准

3.2 《比丘尼传》复音词分类研究

3.3 小结

4 《比丘尼传》中的熟语

4.1 完全“二二相承”式

4.2 不完全“二二相承”式

4.3 小结

5 《比丘尼传》佛教词语

5.1 佛教词语界定

5.2 从语义方面看《比丘尼传》佛教词语

5.3 从来源方面看《比丘尼传》佛教词语

5.4 《比丘尼传》佛教词语发展特点

6 《比丘尼传》中的新词新义

6.1 《比丘尼传》新词新义判定标准

6.2 《比丘尼传》单音新词新义

6.3 《比丘尼传》复音新词新义

6.4 小结

7 《比丘尼传》词汇研究的应用价值

7.1 补充词条

7.2 补充义项

7.3 补充书证

7.4 提前书证

8 结语

参考文献

致谢

文章摘要:《比丘尼传》成书于南朝梁,作者为释宝唱。全书约有20000字,可划分出3721个词语,其中单音词1732个,复音词1960个,熟语29个。论文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、解释与描写相结合、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,对书中的词语进行了分类。学界对《比丘尼传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学、历史学等方面,而对《比丘尼传》词汇研究只有两部作品,分别为贾禄娟的《<比丘尼传>复音形容词研究》以及台湾南华大学硕士王粮禧(释常褆)的《<比丘尼传>复音词研究》。而上述两部作品在《比丘尼传》词汇研究方面并不全面,未对整本书的词语展开研究。本论文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《比丘尼传》的词汇,有丰富汉语史专书词汇研究的价值。全文共分八章:第一章“关于《比丘尼传》”简要介绍了《比丘尼传》的内容,综合论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,并对其未涉及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。通过对本书的理解,从词汇研究角度对《比丘尼传》所有的词语进行整理,在整理本书词语的同时阐明了采用的方法以及研究目的。第二章“《比丘尼传》单音词研究”,首先确定单音词的划分标准,根据标准确定出单音词1732个(包括157个专有名词)。根据词性又可分出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、副词、数词、量词、代词、介词、连词、助词这十类词语。第三章“《比丘尼传》复音词研究”,首先确定复音词的划分标准,根据标准确定出复音词1960个(包括531个专有名词)。这些合成词又可按内部词语结构分为联合式、偏正式、支配式、主谓式、补充式、重叠式、附加式这七类。第四章“《比丘尼传》熟语研究”,《比丘尼传》中的熟语只有29个成语,根据温端政的《汉语语汇学》可以将《比丘尼传》中的成语分为完全“二二相承”式结构成语和不完全“二二相承”式成语。第五章“《比丘尼传》中的佛教词研究”,《比丘尼传》佛教词共181个(包含22个专有名词)。本章从语义和来源两方面分析《比丘尼传》佛教词语,揭示出南朝时佛教词语的发展演变情况。第六章“《比丘尼传》新词新义”,采用排除法、旁证法、比堪法确定了本书中共有111个新词,45个新义,这些词语的出现可以为辞书提供更早的例证。第七章“《比丘尼传》词汇研究的应用价值”,从增补词条、增补义项、提供书证、提前书证四个方面阐述了《比丘尼传》词汇研究对字典辞书编纂的作用,从而论述专书词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。第八章“结语”,这章通过表格展示了《比丘尼传》的词汇构造的总体分析,主要包括对其数量、占比以及归纳词汇的特点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DOI:10.27347/d.cnki.gssdu.2021.000463

论文分类号:H131

文章来源:《法音》 网址: http://www.fyqks.cn/qikandaodu/2021/1023/368.html

上一篇:俯聆法音,仰观法容
下一篇:仪器仪表工业论文_减振控温型水环夹层滞止容器

法音投稿 | 法音编辑部| 法音版面费 | 法音论文发表 | 法音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法音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